新老“四方街”。 四方街是麗江古城最核心也是最著名的街市。每天,四方街頭人潮洶涌,南來北往的人們在這里感受麗江傳統(tǒng)商業(yè)氣氛,同時也感受納西打跳等民族民間藝術(shù)。事實上,四方街自形成之日起便是麗江的商業(yè)中心,至清代,這里已是“無日不集”。 四方街,這個麗江古城的中心地,見證了麗江千年商業(yè)文明。 四方街四通八達(dá) 四方街,納西語稱“芝濾古”(街市中心)。明代前由一片沼澤地整修為土坪場,明代隨木代土司大興城建變?yōu)樗耐ò诉_(dá)的中心街市,清代稱其“府城市”,民國稱其“人和街”。 四方街占地6畝(約4000平方米)見方,以五彩石鋪地,平坦?jié)崈簦绮粨P塵,雨不積水。四方街之得名主要是因為這里是古城的中心,道路通向四面八方,是四面八方的人流、物流集散地,所以叫四方街。 據(jù)考察,四方街最初是“草皮街”式的露天集市廣場,周圍村寨的居民定期到此進(jìn)行貨物交換,漸漸在其四周出現(xiàn)商業(yè)建筑,形成集市中心。 麗江古城的居住區(qū)和道路系統(tǒng)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布局的,四大主街從四方街的四角向外延伸,兩條側(cè)街從四方街的腰部左右輻射。6條主要街道中分布有30多條主干巷道以及數(shù)百條小巷。這是以一個四方廣場為中心,向心布置居住區(qū)的納西族聚落傳統(tǒng)模式的再現(xiàn)。位于大研古城周邊的白沙古村、束河古鎮(zhèn),至今還可以看到這種模式的原型。 以商品專賣地命名的巷段 古城內(nèi)隨處可見的小街小巷四方街由定期趕街變?yōu)樘焯旖忠詠?,街市熱鬧繁榮,并在周圍巷道及空地有了交易貨物的專賣地,納西語稱“啟辭”。如“埃啟辭”為賣雞巷,“托布啟辭”為賣布巷段,“火配啟辭”為賣蔬菜處,“音啟辭”為賣陶罐處等。 周邊古橋也有“橋市”的稱謂,如四方街西南西河上,就有一座叫“奧古啟笮”即賣鴨蛋橋,四方街西北西河上,也有一座叫“次此啟笮”即賣豌豆橋。四方橋通南的一條巷道叫“建洛過”即大理巷(大理人駐地)。 世上絕無僅有的“礦泉水”洗街民俗 清代以來,四方街已成為一個“環(huán)節(jié)列肆,日中為市,名曰坐街,午聚夕散,無日不集,四方男幼偕來”的集市中心。 乾隆三十八年(1774年),時任麗江知府的吳大勛告示集市商戶籌資,將鋪前街面鋪成石板路,同時他和民眾一道想辦法為街市解決了“晴天塵灰,雨天泥濘”的難題,即“于進(jìn)水之口筑一小水閘,晨則下閘阻水,不得入街,暮則啟閘放水使凈”。 利用西河水沖洗街道,污水流入中河去灌溉千頃農(nóng)田。既潔凈了街面,又免去了掃除之勞,這在我國城市中是絕無僅有的。加之麗江古城內(nèi)的水,來自玉龍雪山,潔凈無比,難怪乎宣科先生也要發(fā)出這樣的感嘆:“麗江很有可能就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用‘礦泉水’洗街的城市”。
為禁止隨地大小便命名的胡同 四方街東南側(cè)街口,有一條通往民宅的小胡同,長約10余米,納西語稱“土地過”(意為土地巷)。這個胡同被稱為“土地過”,還有一段由來。 自四方街成為集市以來,人聲鼎沸、車水馬龍的生意場景已呈常態(tài)化。當(dāng)時四周廁所甚少,南來北往的人們難耐水火無情之內(nèi)急,于是這里便成為隨地大小便之處。 時間長了,巷內(nèi)人等臭氣難熬。民國中期,巷人在拐彎處供奉了一尊土地神,所有人素來對土地神尊禮有加,因此不用“行人不得在此大小便,違者罰款X元”的警示,便極大地威懾并阻止了隨地大小便的行為。久而久之,此地也便有了“土地過”的稱謂。 |